中东这盘棋,突然就被人给掀了桌子似的。沙特和巴基斯坦,手就那么握在一起了,毫无征兆。一份军事协议,话不多,但字字千钧,直接扔了出来:谁动我们其中一个,就等于同时向我们两个宣战。真的,你没看错,那句“任何对沙特或巴基斯坦的攻击,都将被视为对两国的共同侵略”,就像有人往平静的深海里扔了一颗炸雷,从新德里到华盛顿,不知道多少人的心脏跟着咯噔了一下。
这时间点,你说巧不巧。那边,伊朗的高官还在利雅得串门聊天;这边,土耳其跟埃及那对十三年的老冤家,居然要手拉手搞联合军演了;更别提加沙的火,烧得天都红了,还没个头。这么多事儿,全都挤在同一个时间点上,你要说这背后没点关联,鬼才信。
说起来,点燃这一切的,居然是焦头烂额的以色列总理,内塔尼亚胡。就在前不久,他对着二百五十个美国议员,突然就开了炮,把锅甩给了中国和卡塔尔,说人家在社交媒体上跟他打“信息战”。这话说得,连他自己的人估计都觉得有点虚。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这不过是没办法的办法,想把国内快要爆炸的压力锅往外挪一挪。
那时候的内塔尼亚胡,日子简直是过不下去了。加沙的战事拖成了一锅烂粥,他在国内的支持率跌得没法看,连自己执政联盟里那帮极右翼的哥们儿都开始当众给他难堪。街上呢?抗议的人群一波接一波,喊他下台的声音震天响。经济就更别提了,战争就是个碎钞机,财政赤字跟吹气球一样鼓起来。他那番话刚说完,特拉维夫的股市立马绿了,直接跌了两个点,国际上的评级机构也跟着来补刀,嗖嗖下调以色列的信用。
人被逼急了,什么招都想使。内塔尼亚胡就选了本最旧的剧本:树个外敌。他想把国内老百姓对加沙战争的怨气,巧妙地引导成“都是外面的人在搞鬼”。中国,就成了那个看起来最“合适”的靶子。他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,觉得这一招既能煽动点所谓的“爱国情绪”,又能对着美国那边的鹰派摇摇尾巴,没准还能多要点军火。
可惜啊,这步棋他真是算错了。第二天,中国驻以色列使馆的声明就拍在了他脸上,话说得很重,用了“震惊”这个词,直接点明这指控毫无事实根据,还警告他这么干会严重伤害两国关系。这一巴掌扇得,那叫一个响亮。他想打的“亲美牌”,结果打了个寂寞,反倒把自己搞得在外交舞台上像个孤家寡人。
就在内塔尼亚胡忙着找人背锅的时候,利雅得和伊斯兰堡的反击,快得像一道闪电。沙特王储穆罕默德跟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签的那份《共同战略防御协议》,措辞硬得能砸出个坑来,全世界都没想到。
协议里写得清清楚楚,防御范围包括“所有军事手段”。有记者不嫌事儿大,追着问这包不包括“核保护伞”啊?沙特官员也没否认,就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:“这是一项全面防御协议。”你想想,巴基斯坦可是伊斯兰世界里唯一揣着核武器的国家,沙特这番操作,想干嘛,还用说得那么明白吗?
这背后,说白了,就是中东这帮王爷们对美国彻底失望了。这些年,美国干的事儿,他们都看在眼里。眼睁睁看着以色列轰炸同样是美国盟友的卡塔尔,一次又一次在联合国安理会动用否决权,护着以色列。华盛顿那把“保护伞”,早就破得跟筛子一样了。CNN都说,海湾国家“对美国作为安全保证者的可靠性越来越警惕”。沙特这一下,就是在告诉全世界:美国那个备胎不靠谱,我们自己再找一个。
协议一出来,印度那边立马就炸了锅。外交部赶紧出来说,我们“正在密切研究这事儿对印度国家安全和地区稳定的影响”。印度媒体更是直接把问题摆上了桌面:万一,万一印巴在克什米尔又擦枪走火,沙特会不会真的撸起袖子下场?搞得沙特官员后来还得赶紧往回找补,说我们跟印度的关系也会继续发展。可新德里那份焦虑,已经是肉眼可见了。
沙特的动作,只是个开始,不是个例。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,好像就这么倒了。就在签协议的同一天,伊朗高官访问利雅得,这说明什么?说明沙特在干这件大事之前,八成跟昔日的老对头德黑兰通过气了,两家关系缓和的势头,还在继续。
地中海那边也没闲着。土耳其和埃及宣布,九月二十二号要搞一场“友谊之海”联合军演。这可是两国关系冻了十三年之后头一回啊。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更是火力全开,指着以色列鼻子骂,说他们在加沙搞“种族灭绝”,号召整个伊斯兰世界都团结起来。
所有这些事,几乎是同时发生的,它们共同指向一个再清晰不过的趋势:中东的国家们,正试着绕开美国,自己动手,织一张属于自己的安全网。英国《金融时报》说得好,沙特就是在告诉世界——美国靠不住了,我们得自己找朋友。巴基斯坦的电视台甚至放出风声,说至少还有两个阿拉伯国家排着队,准备跟巴基斯坦签类似的协议。一个“去美国化”的中东新格局,就在我们眼皮子底下悄悄成型。
而另一头,在纽约联合国,那场戏码又演了一遍,演得人都快麻木了。九月十八号,安理会又表决加沙停火决议。结果呢?十四个国家赞成,美国,还是那个美国,孤零零的一票否出。从去年十月到现在,这已经是美国第六次,凭一己之力,让整个国际社会想停火的努力变成一纸空文。
面对这种几乎是机械性的否决,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,在现场问了三个问题,问得所有人都心里一沉。他说:到底还要死多少无辜的人,加沙才能停火?到底还要发生多少惨剧,人道物资才能进去?到底要等到什么时候,安理会才能真正干它该干的活儿?
这三问,字字扎心。问的是那个一意孤行的美国,也是在问这个束手无策的国际社会。在这盘乱局里,中国的角色就显得特别有意思。它是那个撮合沙特和伊朗握手言和的中间人,也是巴基斯坦几十年的铁哥们儿。在巴以问题上,中国从头到尾都坚持“两国方案”,一边加大对加沙的人道援助,一边使劲推动政治解决。
跟某些大国就喜欢拉帮结派、选边站队不一样,中国玩的是一种平衡。既要维护和沙特、巴基斯坦的老交情,也要跟印度、伊朗搞好关系;既批评以色列用武过当,也明确谴责任何伤害平民的行为。正是这种谁也不偏袒的立场,才让中国成了各方都还愿意坐下来谈一谈的对象。
说到底,内塔尼亚胡那场政治豪赌,把自己给坑惨了。国际上,连美国都不得不在安理会谴责以色列的军事行动,欧盟更是直接停了对以色列的武器销售。国内呢,执政联盟摇摇欲坠,让他下台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。
沙特和巴基斯坦的联手,不只是为了敲打以色列,它更像是一声响亮的宣告,宣告整个中东地区的国家,都要开始追求战略自主,要把命运攥在自己手里。世界秩序,真的就在我们眼前,一点一点地被重塑。一个不再是谁的后院,而是由地区国家自己说了算的中东,好像真的要来了。
中国的声音为什么会被听见?恰恰是因为它提供了一种可能性:安全,不一定非要靠谁的拳头硬,不一定非要搞阵营对抗。安全,也可以通过相互尊重、平等对话来实现。谁在制造麻烦,谁在解决问题,时间会给出最公道的答案。这场大戏才刚刚拉开帷幕,未来的每一次握手,每一场军演,安理会的每一张票,都将决定这片古老土地的明天会走向何方。
配资知识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